2011年6月16日星期四

《驚殺大陰謀》(The Conspirator) - 陽光下的黑暗


驚殺大陰謀》(The Conspirator)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全片大部份場景都是陽光明媚。堂室在陽光照耀下一片光明,角色被麗日撫照得閃閃發亮。然而,輝映之下,竟是一段不光彩的司法迫害。

電影的背景為美國內戰結束,總統、副總統和國務卿遇刺身亡,一眾嫌疑犯被抓後開展了一場軍事審訊。「大陰謀」是指當時政府想方設法,務求送這幾名共犯上問吊台以洩公憤。在片中,司法部明目張膽,證人理直氣壯,還有市民對犯人的種種偏見,看得人深感不平。

當中唯一女囚犯,因涉嫌提供策劃場地給予刺客,而被牽扯入內。她也許是無辜的,又或是死有餘辜,但後世人已無法知悉真相,因她所欠的是一場公平審訊。女囚犯讓人同情,但向好的方面看,她的事跡也許成就了一個更完善的司法制度,因為美國高等法院其後規定任何公民均獲得在民事法院公平審訊的權利。

在事件中,男主角才是犧牲品。他貴為抗戰英雄,也是一名律師,但女囚犯身為敵對一方,為她辯護令他陷入兩難局面。仇恨與客人利益在內心角力,信與不信,有罪與無罪,偏見與公義等矛盾集於一身,加上愛侶好友不予理解,面對司法不公又徬然無助,他其實比死更難受。

究竟這件行刺事件該歸咎幾名刺殺者,還是發動內戰的始作俑者?這是值得細想的問題,畢竟戰爭才是挑起人民仇恨的禍根。導演羅拔烈褔把這宗歷史事跡搬上銀幕,諷刺當年的不公允,也帶出戰爭禍害,實在勇氣可嘉。不過,電影篇幅相當詳盡,是需要耐性,才懂得欣賞的。幸而劇情推進到最後,情緒已代入其中,看着這場歷史黑幕,不禁捏一把冷汗。


(刊於頭條日報《光影塵尖》專欄[揭頁版][網絡版])

Bookmark and Share

沒有留言: